2019年11月6日下午,在中心老师的带领下,2019级税务专业硕士全体同学前往北京市税务博物馆参观并访问交流,旨在提升同学们的税务学习深度,丰富税收知识纵深背景,加强学习趣味与学科兴趣,让大家对于税务的“前世今生”有更加系统的认识。
首先,同学们在解说员的带领下参观了中国税收历史陈列馆,该馆主要展示了税收从古至今的历史演变、制度发展和朝代兴衰。以夏代陶器和税史春秋短片为参观的开始,从公元前500多年的税收到南北朝时期的税收制度;从唐朝租庸调和公元780年的两税法到明1525年的一条鞭法;税负征纳从实物到货币,税收制度从简易到成熟。同学们在感慨税收历史演变浩瀚历史的同时,亦纷纷感到自己所研究的领域薪火相传,任重道远。

紧接着,税收博物馆讲解员带领老师和同学们来到了地下一层的当代税收历史陈列馆。厅内主要介绍了从民国到当代的税制变革脉络与税收发展进程。包括:民国印花税票的发行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印花税的开征及改革;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各时期革命根据地印花税票的印制及发行;卷烟税的发展等。

其中,1958年、1973年我国进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一次大规模税制改革的这段历史吸引了同学们的注意力和好奇心,通过讲解员声色并茂的解说,大家了解到了上述税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是:简化税制,试行工商统一税制,此次税改虽然适应了当时的经济发展现状,但是也使得税收的地位和作用大大削弱,税务机构被撤并,大量税务人员被下放。同学们仔细浏览了相关文物,包括当时税务干部参加劳动和被下放的照片,税务干部使用过的背包、书籍、工作证件等史料,感慨万千。
随后大家又在讲解员的引领下了解了1983年国营企业利改税的历史,根据人民日报的史料记载,大家看到了国务院的批语“在处理国家与企业之间的分配关系上,利改税是改革的方向,年内将推广实施具体方法。”寥寥数字,却仿佛再现了当时改革的空前盛况,此次利改税具体是将国营企业向国家上交利润改为上缴企业所得税,上缴企业所得税后剩余的盈利就可以用于再生产,通过一系列的税改,不仅搞活了经济,还增加了财政收入,也使得税收的职能作用得到加强。

最后,参观到了尾章部分,老师和同学们共同观看了《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短片,短片展示了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颁布《共同纲领》明确提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均有缴纳赋税的义务。”到我国现行18大税种不断完善、成熟的历史节点回顾。我国税收通过财政预算安排反哺于经济建设,加强交通、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发展科学技术、教育、文化、卫生、环境和社会保障等事业,为改善人民生活,加强国防和公共安全,为国家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人民生活提供了强大的物质保障,为推动经济社会长期持续健康发展发挥出积极作用!同学们也感受到了作为一名税务专业研究生的责任与使命、任务与担当,未来定当继续在税收财政领域深耕,为共和国的税务事业作出自己的贡献。

(供稿:2019级税务硕士 唐艺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