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6日,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上午9时,我中心在教学楼201教室举行了主题为“税收筹划原理和案例”的专题讲座,主讲人为中国税收筹划网CEO、致通振业财税咨询连锁机构董事长、全国知名税收筹划实战运作专家李记有老师,讲座由我中心执行副主任李为人副教授主持。
讲座伊始,李老师就当前企业管理税收最关注的两个问题——税收风险的防控和如何在合法范围内少缴税款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同时,他指出,只有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方案时,才会出现税收筹划;有且仅有一种方案的时候,不存在税收筹划。
案例一:工业企业建房后如何在少缴税款的情况下出售房屋?李老师提到工业企业出售自建房会涉及增值税、土地增值税和契税等税种,如果工业企业将4个地块分立为4个公司,并以增资扩股的方式将土地转让出去便可以达到税收筹划的目的。
案例二:华为“辞工事件”。2007,我国《劳动合同法》出台关于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新规定,华为“辞工事件”表面看上去是为了规避这个规定,但实质很可能是华为公司的一次成功的税收筹划行为。
接下来,李记有老师对税收筹划的定义进行了精彩的阐释。他指出,所谓的税收筹划就是企业利用税法的特殊规定,通过经营活动安排调整,带来税款节省的行为。其中用主体、不谋求公开、依据、经营环节调整和带来税款节省五个因素精准刻画了税收筹划。李老师还向同学们提到了世界各地因征税产生的趣事,比如:秘鲁房屋未建设完工不征房产税,导致当地的房屋多以“烂尾楼”的形式存在;荷兰阿姆斯特丹以门的大小来征房产税,使得当地居民房屋门小窗大,出现搬家时用大吊车经窗户搬运家具的怪现象。此外,李老师提及并建议我国应该加快税收法制化建设的进程。
讲座过程中,李老师向同学们提问:加盟费如何进行税收筹划?同学们踊跃发言,提出自己的方案。结合同学们的回答,李老师指出,税收政策的可选择性是进行税收筹划的第一个前提,而商业模式的可变性是进行税收筹划的第二个前提。因此,可以通过新办企业的方式,将加盟费的一部分作为远程管理系统费用,这样不仅可以享受自产软件增值税超过3%的部分即征即退的税收优惠,而且还可以享受新办高新技术企业两免三减半的税收优惠。此外,李老师还从专业角度出发,为我们讲解了“互联网+”时代企业的盈利模式。
讲座的最后,李记有老师给出了税收筹划的计算公式:税收筹划 = 商业模式可变性×税收政策可选择性,并为我们分析了未来在“互联网+”和“大数据”的时代背景下,税收筹划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李记有老师的讲授生动有趣、逻辑严谨。通过这次讲座,同学们对税收筹划有了全新的认识,并对自身的税法知识加以巩固,受益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