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最新消息 > 正文

中国社科院发布《中国支付清算发展报告(2013)》

时间:2013-04-23 浏览量: 作者:

4月16日,《中国支付清算发展报告(2013)》发布会暨支付清算理论与政策高层论坛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报告厅举行。中国社科院党组成员、副院长李扬出席发布会并致辞。

4月16日,《中国支付清算发展报告(2013)》发布会暨支付清算理论与政策高层论坛在京举行。中国社科院党组成员、副院长李扬出席发布会并致辞。中国社会科学网记者 张哲 摄

李扬指出,随着全球经济危机的深化、人们对金融理解的加深以及新技术的使用,支付清算系统已不限于收付资金的传统功能,而开始具备货币政策功能、媒介交易功能等新的功能。目前我国的支付清算可分为两个部分:一是传统金融机构的支付清算平台,即中国人民银行支付清算系统。这个系统沟通了国内的债权、传统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等多个分割市场,并纳入了境外人民币支付清算,为国内外金融系统提供了有效的交互网络。二是伴随信息技术和市场深化迅速发展起来的第三方支付系统,这个系统与现代物流结合后焕发出无穷的生命力,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李扬表示,最近几年,特别是经济危机爆发以来,“影子银行”的概念受到很多关注。影子银行包含很多内容,其中就包括第三方支付。冷静地看,影子银行虽然存在一些问题,但本质上仍属于金融创新,各国货币当局对它的看法也在发生积极转变。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应当不断完善金融法制建设,将包括第三方支付机制在内的影子银行纳入到法律的监管框架中去,让它们能够健康发展,服务于现代经济。

在随后举行的支付清算理论与政策高层论坛上,来自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联、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证券期货研究院以及visa公司的相关人士分别发言,从理论、实践与政策多个视角研讨当前我国支付清算体系的发展状况。与会者认为,支付清算领域是一国金融基础设施的核心内容。在信息技术革命推动现代金融的跨越式发展的背景下,支付清算市场的健全,关系着金融交易的顺畅,关系着资金在金融体系中的有效流动,更关系着宏观经济、货币政策和金融环境的稳定。此外,对于我国这样的发展中经济体来说,支付清算领域的创新有助于促进居民消费、服务中小企业成长、支撑金融机构改革与人民币国际化等多重目标的实现。

据介绍,《中国支付清算发展报告(2013)》是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支付清算研究中心推出的首期年度报告。报告旨在系统地跟踪国内外支付清算领域的最新成果,全面分析国内外支付清算行业与市场的发展状况,充分把握国内外支付清算领域的制度、规则和政策演进,并且深入发掘支付清算相关变量与宏观经济、金融及政策变量之间的内在关联。报告致力于为支付清算行业监管部门、自律组织以及其他经济主管部门提供重要的决策参考,为支付清算组织、机构和金融机构的相关决策提供基础资料,为支付清算领域的研究者提供文献素材。

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主办,支付清算研究中心具体承办。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支付清算研究中心是由中国社科院批准设立的所级非实体性研究单位,专门从事支付清算理论、政策行业技术等方面的重大问题研究。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