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最新消息 > 正文

讲座回顾 | 王冬生:雪球产品增值税与特许权使用费用协定待遇

时间:2025-03-19 浏览量: 作者:

2025年3月13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应用经济学院致用讲堂(第三十七讲)暨税务硕士教育中心“财税前沿与税收实务”专题讲座于良乡校区研教楼301教室圆满举行。本次讲座特邀北京智方圆税务师事务所主管合伙人,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财金学院、中央财经大学财税学院税务专硕校外导师王冬生担任主讲嘉宾,围绕“雪球产品增值税与特许权使用费协定待遇”展开深度解析。此次讲座由应用经济学院副院长李为人主持,现场学习氛围浓厚,师生反响热烈。

王冬生老师以近期备受市场关注的“雪球产品”为切入点,系统阐释了其定义与核心特征。雪球产品是一种挂钩指数、个股或商品的结构化的金融衍生品,其运作逻辑体现为三大特点:一是敲入敲出条款:通过预设标的资产的价格阈值(敲入价与敲出价),动态调整产品存续状态;二是收益非保本性:投资者收益完全依赖标的资产价格波动,仅保本型产品承诺本金安全;三是终止机制差异:触发敲出条款时,产品由发行人提前终止,而非通过二级市场投资者间转让完成。

针对雪球产品是否需要以及如何缴纳增值税的问题,王老师结合《增值税暂行条例》及财税〔2016〕36号文,梳理了核心判定逻辑。他指出,金融商品转让需按买卖价差缴纳增值税,但需要严格区分“金融商品转让”与“产品终止行为”。通过案例分析,他进一步强调:触发敲出属于产品终止行为,而非金融商品转让,因此不适用转让环节的增值税规则。这一结论为相关税务处理提供了清晰的实务指引。

讲座后半程,王老师以亲历的跨境税务案例为切入点,深度解析了特许权使用费协定待遇的适用难点。他结合国税发〔2010〕75号文(即“中新税收协定”)等文件,从法理与实践双重维度阐释了税收协定的适用逻辑。王老师强调“纳税是一个法律问题”,化解税收争议需要把握征纳双方的动态平衡,避免因信息不对称引发税务风险。

本次讲座深度聚焦财税领域前沿议题,王冬生老师凭借扎实的理论功底与丰富的实务经验,以“化繁为简”的解析能力,将复杂的雪球产品架构与跨境税收协定条款拆解为具象化的实务分析。现场同学表示,讲座内容兼具理论性与实操性,深化了同学们对结构化金融产品和税收协定适用性的理解,为学子们的后续研究与职业发展锚定了能力坐标,提供了重要启发。


通讯员:2024级税务硕士  邵铭哲、尹金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