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服务业“减税费”“降成本”的思考
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今天汇报的内容是对服务业“减税费”“降成本”的几点思考,主要围绕四个问题——为什么要高度重视服务业“降成本”、“减税负”,中国服务业成本的现状分析以及中国服务业企业税费的问题,最后针对如何推进中国服务业的“降成本”、“减税负”谈几点看法。
任何一个国家,特别是大型经济体,基本上都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农业经济时代、工业经济时代和服务业经济时代,当下中国正处在工业化中后期加速发展的阶段,而这一阶段在经济结构上的一个特征就是经济的服务化。对当前中国来讲,服务业的重要性具体表现为以下六个方面。
第一,服务业占国民经济的份额越来越高。根据2018年数据,服务业占国民经济的份额达到52.2%。其次,服务业对劳动就业的贡献更加巩固,根据2018年统计数据,第三产业就业人员比例达到45%。近几年我国经济下行,但服务业快速发展使我们避免了奥肯定律的出现。第三,服务业已经成为固定资产投资的主战场,占比达到了56%。第四,外资对服务业领域愈加“青睐”。即使在中美贸易战和产业转移的背景下,我国的服务业转移概率也很小,因为服务业的一大特点就是本地化。2011年之前,外资进入中国市场一直以制造业为主,但之后服务业后来居上,到今天,我国服务业外资投入的比重达到近70%。第五,服务贸易增长势头强劲,与货物贸易形成强烈反差。我国的服务贸易增长很快,远远超过了货物贸易的增长速度,但同时服务贸易的逆差规模也在迅速扩大。就中美贸易摩擦来讲,如果将服务贸易也考虑进来,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并不大。第六,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公布的数据,2017年服务业的税收收入占全部税收收入的56.1%,连续五年高于50%。
服务业的重要性还体现在它在中国宏观经济运行中起到的托底作用,推动宏观经济行稳致远。虽然我国目前面临着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和中美经贸摩擦的多重挑战,但服务业具有“逆经济周期”特点。同时,外部不确定因素增加,意味着要更加强调建设强大国内市场。服务消费正引领消费转型升级,服务业市场(服务投资市场、服务消费市场)在国内市场越来越重要。再者,“六稳”首先就是“稳就业”,服务业是就业的最大保障。
如果对服务业成本的现状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以下几个特点。表现在部分行业的整体成本上升较快,如住宿业、餐饮业企业,主营业务成本均有不断上升的趋势。不仅如此,整个行业的用工成本普遍上涨,人力资本的劳动报酬支出一直是服务业企业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服务业按行业分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为例,自2007年以来,服务业各行业的用工成本一直在持续攀升,在经过CPI指数平减后,服务业的整体用工成本上升了2.73倍。其中,批发和零售业的用工成本上升最高,为3.17倍,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的用工成本上升了2.95倍。金融和房地产业的用工成本分别上升了2.74倍和2.58倍。用工成本上升幅度最低的是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涨幅为2.4倍。较为普遍上涨的用工成本,增加了服务业“降成本”的阻力。此外,服务业对税收贡献高位增长,引用国家税务总局的数据:2019年一季度,服务业税收收入达2.25万亿元,同比增长12.2%,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速,服务业税收占全部税收收入的55.7%,比第二产业高出11.6个百分点。
那么中国服务业企业的税费究竟面临着怎样的问题呢?首先,服务业承受的税费负担下降幅度并不明显。虽然服务业“营改增”改革已全面启动,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具体执行过程的偏差并没有给服务业企业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甚至由于具体征收细则的不完善,导致在过渡期税收抵扣链条的不完整,不少企业的进项税无法抵扣,无形中增加了服务业企业的税收负担。其次,游离于政府和市场之间的各种不合理收费行为,也是服务业税费成本增加的重要来源。再者,服务业生产所需生产要素的成本相对偏高。除了土地等生产要素服务业面临着与工业不同的成本之外,服务业在用人、用能用电、发展所需资金等方面的成本都显著高于工业企业。相对较高的生产要素成本,阻碍了服务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步伐。第三,还存在着较多的无形制度性交易成本。党中央和国务院多次强调要优化营商环境,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根据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报告2018》,中国的得分是65.29分,在世界排名78位。具体到服务业来说,各类无形的政府干预,围绕各种行政审批的寻租行为和无形制度性交易成本的困扰,使得服务业营商环境的提升还有很大的空间。第四,各类名目繁多的费用增加了成本支出。不合理涉企收费没有彻底根治,2018年5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印发了《关于开展全国涉企收费专项检查的通知》,在全国范围部署开展涉企收费专项检查。根据公布的典型违规收费案例,部分基层政府的职能部门,把本应有审批部门支付并纳入部门预算的中介费用违规转嫁给申请企业,违规收取费用。强制企业赞助捐赠、订购报刊、参加培训、加入社团、指定服务等行为依旧存在,涉企政府性基金和不合法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根治并不彻底。第五,较高的土地要素获取成本。与不少工业用地直接划拨的获取方式不同,商业用地只能采取拍卖、招标的方式取得,需要支付一定的土地出让费用。即使如此,商业所属的服务业用地年限也是最短的。而且,如果土地性质是商业,用电、用水等方面收费标准也要按照商业的标准来执行,一般要比普通生活用电、用水的价格高出30%左右。第六,服务业企业普遍融资困难融资贵。在我国目前的融资体制下,大部分金融机构为了降低自身的风险,一般都需要企业提供固定资产做抵押。服务业企业普遍存在轻资产的特征,而知识产权质押对于商业银行来说又存在较高的识别成本和较低的流动性。
最后来谈谈我们应该如何推进中国服务业的“降成本”、“减税负”。第一,区别对待服务业企业或行业,对属于实体经济领域的“轻税负”,对虚拟经济的服务业相对高税负,充分发挥服务业服务实体经济的功能。第二,加大涉服行业“简政放权”改革力度,切实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第三,建立服务业生产要素市场化价格形成机制,主要在于形成公平竞争的环境。第四,坚持创新引领和对内对外双向开放,提高我国的服务行业竞争力。当下我国服务业竞争力较弱,扩大服务业开放作为未来我国开放型战略的重中之重是必然的,可以预计未来服务业领域的开放程度会进一步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