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研快报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税研快报 > 正文

    刘佐:财政税收比GDP增长还快,这种说法准确吗? | 原子智库

    时间:2018-06-06 浏览量: 作者:

    刘佐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税务硕士教育中心学术导师

    中国法学会财税法学研究会副会长 国家税务总局税收科研所原所长、研究员

    编者按

    近期,一篇题为《前四月,财政收入增速为何快过GDP》的文章广为流传,其称今年前四个月,税收收入60898亿元,同比增长16.5%,财政收入增长明显高于GDP增速。今年前四个月全国财政收入的增速如何与GDP的增速比较?“财政收入增速快过GDP”之说又从何而来呢?在本文中,中国法学会财税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国家税务总局税收科研所原所长、研究员刘佐对此作了详尽分析,并指出,不能忽视统计学的基本原理和统计工作的基本规则,即比较统计数据必须注意统计口径,不能把口径不同的数据直接比较,否则无法得出科学的结果和合理的结论。全文共计2000字,预计阅读时间约为7分钟。

    几天前,一篇题为《前四月,财政收入增速为何快过GDP》的文章在财经界流传,有些惹眼。文中介绍:“财政部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四个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9019亿元,同比增长12.9%。其中,税收收入60898亿元,同比增长16.5%”,“财政收入增长明显高于GDP增速”,并具体介绍了一些相关的情况,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同时令人感到困惑的是:此文从头到尾,并未介绍今年前四个月全国GDP的总额和增速。既然如此,今年前四个月全国财政收入的增速如何与GDP的增速比较?“财政收入增速快过GDP”之说又从何而来呢?

    就上述文章的相关信息来源而言,按照近年来的惯例,财政部通常会每个月发布上个月和当年1月至上个月累计的全国一般公共预算(以下将一般公共预算简称财政)收支数据,如今年5月财政部公布了今年4月和1至4月的全国财政收支数据;国家统计局每个季度会发布上个季度和当年第一季度至上个季度累计的全国GDP数据,如今年4月国家统计局公布了今年第一季度的全国GDP数据。由于迄今未见国家统计局和其他权威机构发布今年前四个月全国GDP的总额和增速,所以,“今年前四个月全国财政收入增速快过GDP”之说似乎并没有可靠的依据。

    为了简要分析近期我国财政收入、税收收入与GDP的关系,我们不妨看一看我国今年前三个月(第一季度)的财政收入、税收收入和GDP数据:

    据财政部统计,今年第一季度累计,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0546亿元,同比增长13.6%。其中,税收收入44332亿元,同比增长17.3%。

    据国家统计局初步核算,我国今年一季度GDP198783亿元,按照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8%。

    如果直接将上述财政部公布的全国财政收入、税收收入增速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GDP增速比对,似乎可以得出今年第一季度全国财政收入、税收收入的增速分别高于同期GDP增速6.8、10.5个百分点的结论,从而可以印证上述文章“财政收入增速快过GDP”之说。

    但是,我们不能忽视统计学的基本原理和统计工作的基本规则,即比较统计数据必须注意统计口径,不能把口径不同的数据直接比较,否则无法得出科学的结果和合理的结论。

    在上述统计数据中,财政部公布的财政收入、税收收入增速都是按照现价计算的,即包括了价格上涨的因素;而国家统计局公布的GDP增速是按照可比价格计算的,即不包括价格上涨的因素。显然上述财政收入、税收收入增速与GDP增速的计算口径不同,不能直接比较。

    根据2017年4月17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初步核算结果,我国当年一季度GDP为180683亿元。按照现价计算,我国今年一季度GDP同比增长10%(198783亿元÷180683亿元=10%)。由此可见,如果都按照现价计算,我国今年一季度财政收入、税收收入增速与GDP增速的差距,将会明显小于按照现价计算的我国今年一季度财政收入、税收收入增速与按照可比价格计算的GDP增速的差距。

    通过上述差距也可以大体推测,无论如何计算,即便我国今年前四个月GDP的增速比今年前三个月加快一些,依然可能慢于同期全国财政收入、税收收入的增速。至于实际情况是否如此,上述增速的差距到底有多大,则需要根据权威部门公布的数据计算以后才能确认。

    至于为什么我国今年前四个月财政收入、税收收入的增速可能快于GDP的增速,通过分析相关部门公布的数据和情况可知,上述财政、税收增收主要来自经济增长,包括市场主体(纳税人)大量增多带来了税收的增加,投资、消费和对外贸易的快速增长带来了国内增值税、消费税收入和进口环节税收的大幅度增长,企业利润、个人收入的快速增长带来了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收入的大幅度增长,上述税收的增长中都包括了价格上涨的因素;政府采取的减税降费措施有利于减轻企业、个人的负担,促进经济发展,也有利于增加税收;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税制改革和税收征收管理加强等因素对于财政收入、税收收入的快速增长也有一定的影响。

    同时,从GDP的构成来看,并非全部GDP都会直接提供税收,如政府提供公共服务;不同产业对税收的影响也不尽相同,第一产业直接提供的税收很少(特别是农业),第二、三产业提供的税收比较多(特别是制造业、商业、金融业和房地产业);有些税收与GDP并没有直接关系,如进口环节征收的大量税收。

    此外,可以预计,从今年5月至年底,随着一些已经出台和新出台的减税降费措施的陆续实施、发力(如增值税税率和进口关税税率下调、小微企业所得税减半征收范围扩大等),应该会适当减缓财政收入、税收收入的增速,财政收入、税收收入增速与GDP增速也会适当缩小。